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消費者的購買力日益高,包裝印刷設計可以給產品帶來經濟附加值,這一顯著作用越來越受到商家的認可和重視。但由于包裝設計中操作不規范,近年來產品包裝過剩問題日益加劇。產品包裝是否過剩不僅取決于包裝的華麗程度,今天中紙網編輯查詢了相關資料,認為包裝過剩還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
1.由于產品包裝強度設計過高,包裝過剩。
保護功能是包裝最基本的功能。一個商品,要經過多次流通,才能進入商場或其他交易場所,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在此期間,要求包裝強度能夠保護內裝物在儲存、堆放、運輸和搬運過程中抵抗外界的各種破壞力。除了眾所周知的壓力、沖擊力和振動力外,包裝強度還有許多相關因素需要考慮,如運輸方式(如汽車、飛機、船舶)、堆碼形式(如多層堆碼、交叉堆碼)、環境因素(如氣候、衛生環境)、生物因素(如嚙齒生物和各種昆蟲的咬傷、排泄)和化學因素(如鹽霧和海水侵蝕)。
作為一名包裝設計師,在開始整體包裝設計之前,首先要包裝結構和材料造成的包裝強度問題,以保證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而不是簡單的包裝裝潢設計。但如果一味要求包裝強度,而不考慮產品本身的因素,就會導致產品包裝強度過高,從而導致包裝成本增加。當今社會,成本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因素,影響著商家的神經。如何節約成本是設計師應該仔細考慮的問題。假定普通棉質毛巾本身具有耐壓、抗沖擊性,如果再用塑料盒甚至鐵盒包裝,則屬于包裝強度設計過高的過剩包裝。為了提高商品檔次,發達國家尤為突出使用不當包裝結構和材料造成的包裝強度過剩問題;根據日本的調查結果,發達國家的包裝強度過剩約為20%。
當生產企業進入競爭激烈的微利時代時,降低包裝成本已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之一。解決產品包裝強度設計過剩的問題,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合節約資源、綠色環保的精神,減少浪費。
2.由于產品包裝體積過大,包裝過剩。
由于產品包裝體積過大而導致的包裝過剩問題在我國較為普遍。比如有的茶葉包裝,2包15g包裝茶葉,一尺多見方紙盒里,有一個精制的木盒,里面有一層泡沫塑料,塑料上有一層黃色的綢緞,綢緞上有兩個印刷精美、造型美觀的鐵罐;打開鐵罐,里面是真空包裝袋,袋子里面是茶。這種包裝不僅在材料上造成浪費,在包裝強度上也造成過剩,而且由于外盒體積與產品實際體積的巨大差異,誘導消費者錯誤消費,應該是包裝欺詐。
為了保證體積小但價值高的商品的安全,制造商有必要增加包裝盒的體積,增加內襯結構或海綿等緩沖材料,以增強抗沖擊性和抗壓性。然而,隨著貨物的運輸和消耗,包裝將逐漸失去其各種功能,大多數包裝將成為廢物和主要的環境污染源。對于那些價值低但體積大的產品來說,這種情況就更糟糕了。根據資料,我國包裝廢棄物的數量,構成城市垃圾的30%以上。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每年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費用高達10億以上。
包裝體積過大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也欺騙了消費者,尤其是一些旅游景點銷售的地方特產,體積過大,包裝虛假,幾乎瘋狂,現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商品的包裝體積不得超過商品的30%,商品之間的間隔不得超過1厘米。違反者屬于包裝欺詐,消費者有權向企業索賠。